三季度就业岗位明显增加 就业形式将大体恢复
与经济逐步好转的走势相对应,我国就业形势亦将显现出总体缓步走高的态势。一季度为“整理期”;二季度为“逐步恢复期”;三季度将为“继续增长期”,徘徊不稳的经济走势将趋向稳定向上,就业岗位也将明显增加;四季度将为“巩固期”,增长态势将基本平稳,就业形势也将平稳向上。
杭州讯:截止9月底,余杭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800人,完成市、区目标10300人的153.4%;743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,分别完成市、区目标3800人和5500人的195.71%和135.22%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344人,分别完成市、区目标1820人和3600人的348.57%和176.22%;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051人,完成市、区目标7000人的100.73%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1524人,完成区目标1500人的101.6%;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09960人,净增15665人,完成市净增1200人目标任务的1305.42%。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“中国社会保障、住房保障情况和住房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”上表示,今年二季度以来,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发生了改变。目前就业形势已大体恢复正常。
胡晓义表示,就业问题是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。“总体上看,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还是良性互动的。前几年,我们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在1000万以上。去年年底以来,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就业形成了严重的冲击,一段时间曾经出现了就业增量减少,岗位流失情况加剧的现象。但是这种情况从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发生了改变。目前,就业形势已经大体恢复正常。”
胡晓义说,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个概念不仅是中央政府的一种目标和理念,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目标和理念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的项目上,都在考虑对本地或者是其他地方就业的带动效应,而不仅仅看对GDP的贡献。特别是不久前,国务院也制定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,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,对带动就业会有更直接、更明显的效应。
“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同步的。如果有局部和阶段性的不同步问题,我们也会发现并且纠正它。”胡晓义说。